- 2025年10月04日
- 星期六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秋高气爽,在冰淇淋市场甜蜜冰爽仍在风光之时,国内冰淇淋装备制造、配料、包装等企业正在厉兵秣马,将携最新科技成果参加于十月在天津举办的第24届中国冰淇淋产业博览会。据中国冰淇淋产业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张小弘介绍,近年来,冰淇淋装备制造业及为行业服务配套企业,瞄准冰淇淋行业转型升级、环保增效、服务新消费,开拓进取,成果丰硕。

越来越多的亚洲消费者希望通过更加健康的产品来提升自己的能量水平。根据贝利优的委托,市场研究公司InSites Consulting最近对三个亚洲国家/地区(台湾、泰国和越南)的消费者开展了一项调查[1],其结果显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接近一半(45%)的亚洲人认为提升能量水平比以往更为重要。

阿拉比卡豆作为咖啡饮料的原料,可以生产非常优质的咖啡饮料,使其成为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咖啡主要种植范围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国家,例如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越南、印尼等。随着咖啡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云南也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阿拉比卡咖啡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而进入国内外市场。

7月19日,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这一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意味着人们今后提前一个季度就能吃上新粳米了。

植物基因编辑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将Cas9蛋白和sgRNA递送到植物细胞中发挥作用,目前植物中的递送方式主要有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两种,均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才能够获得完整的突变体植株。然而,组织培养和再生仍是植物基因编辑的限速步骤,对于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对于包含庞大且复杂的六倍体基因组的普通小麦,其基因组编辑尤为困难。开发出无须组织培养且不受基因型限制的递送系统是植物基因组编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