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品到复配 从大到小 减糖趋势下代糖的美好未来

当下,低糖、低油、低脂、低盐正在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饮食方向。尤其对糖的担忧,从来没有这么强烈。事实确实如此,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实际上,目前中国的人均摄入量远高于上述标准。而摄糖过度埋下很多健康隐患,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茶多酚含量实现快速测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近日在茶叶质量安全因子快速检测技术上取得进展。该团队研发出一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技术,10分钟内即可测定出样品中的茶多酚含量。

大豆类胡萝卜素含量调控基因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日前发现调控大豆类胡萝卜素含量的GmCCD4基因。

3D打印仿生舌头有望客观评估食品口感

当今世界的电子舌头,在对味道评估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英国利兹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成功一种仿生舌头。

稻米过度加工导致浪费、营养流失 走出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稻米是国人传统主粮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1%,但消费量占口粮消费总量六成多。民以食为天,稻米可以说是事关国民健康福祉的大事,然而,国人在稻米加工和消费方面存在很大误区。

油料产业用新技术开拓新价值

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营养素,油料作物作为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富含各种天然活性功能成分,与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油料常年种植面积约4.5亿亩,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栖霞成功研发出苹果智能分选设备

苹果通过传输带进入分选机后,通过智能系统对着色、形状、尺寸、重量等外在品质进行筛选分级,初步分级归类后的苹果再通过软件检测系统进行无损红外扫描,对苹果糖度、硬度、内部颜色,内部缺陷等内在品质分级归类,测定内在品质。有霉心、褐变的苹果在这里被自动淘汰,确保苹果内在外在品质完美无瑕。

袁隆平团队杂交稻双季亩产超1500公斤

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今年7月,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两者相加,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

农场无人化、储粮智能化……中国粮食产业走向智能化

实际上,在服务粮油产品产储销等各环节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发挥并日益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农场无人化、运粮信息化、储粮智能化、售粮网络化……已成为现实图景。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