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食品健康

科普园地:出伏后多食清心食物防“秋燥”

出伏后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患上“秋燥”,同时,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也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秋乏”。专家提醒说,出伏后,公众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合理饮食,调整睡眠,这样既…

出伏后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患上“秋燥”,同时,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也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秋乏”。专家提醒说,出伏后,公众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合理饮食,调整睡眠,这样既能防“秋燥”,还能解“秋乏”。

出伏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趋于干燥。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皮肤很容易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嘴唇干燥,嗓子发干,民间称之为“秋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对付“秋燥”要多吃粥、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多食清心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葡萄、香蕉、红薯、菠菜、番茄、芹菜等。同时,睡好子午觉。

盛夏时节,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以及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能量。到了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人往往会变得懒洋洋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

为有效驱除“秋乏”,李艳玲建议,要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同时中午最好能适度午睡;要保持饮食清淡,可多吃碱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梨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疲劳;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为您推荐

事关纯牛奶,2025年9月16日全面禁用!

农业农村部消息,自今天(2025年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复原...

注意!缺觉,可能会让肚子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身体变胖的速度会加快,有的人尤其会胖肚子。除了饮食不合理、生活压力大、坐得时间长等之外,还有一个影响...

研究发现:天然代糖在代谢健康领域展现显著优势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游义琳副教授及其团队在《Food Research nternational》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Ef...

科普|酸奶越稠越有营养?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酸奶的营养价值与其浓稠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生产工艺 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酸...

人民优选来了|酱油的奥秘:从选购到烹饪全攻略

酱油,厨房里最熟悉的“老朋友”之一,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灶台与餐桌间。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生抽、老抽,你是否分得清它...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