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都是合格的饮用水,消费者选择为何仍犯难?

都符合标准,但不知道能喝什么水了。”面对近期饮用水热议情况,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达了当下的选水困惑。 连日来,饮水安全与饮用水分类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什么才是健康好水”的困惑…

都符合标准,但不知道能喝什么水了。”面对近期饮用水热议情况,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达了当下的选水困惑。

连日来,饮水安全与饮用水分类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什么才是健康好水”的困惑,涉及众多品牌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讨论,从而延伸至“平时喝的究竟是什么水”,以及“喝的水到底来自哪里”等问题。饮用水的分类标准的议题走进大众视野。

饮用水分类认知模糊 选水科普任重道远

我国包装饮用水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纯净水、天然水、矿泉水等不同阶段,再到多品牌多品类林立,已成为软饮行业的第一大细分产品。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虽然价格仍是消费者选水考虑的因素,但从社交平台讨论倾向、主流电商平台数据可窥见矿泉水的需求增速,呈现饮用水升级趋势。

配图1.png

  数据来源:《2022年京东超市矿泉水消费趋势的报告》

关于矿泉水,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曾表示,真正的矿泉水,在饮用水种类当中属于高端饮用水,需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而且比值要合适,像钙、镁含量比例协调的矿泉水,长期饮用对骨骼、心血管等大有好处。

但面对市面上饮用水越来越多,分类标识多样,给消费者在选水方面造成了一定困扰,“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矿泉水,到头来发现并不是”的消费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科学饮水仍需提上议程,饮用水分类科普也应继续推进,帮助消费者形成清晰认知,判断及选择适合自身、天然健康的优质矿泉水。

今年4月的2024中国矿泉水行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曾集体倡议,借鉴《中国居民饮水指南》中以水源地为核心维度,建立科学统一的瓶装饮用水分级标准及标志,引导科学选水,推动全民饮水健康升级。

优质矿泉水认准唯一水源地 饮水指南一级水为优选

当矿泉水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需求,消费者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选择,也更加关注不同矿泉水在安全、天然、健康,以及水源地的品质保障、矿物质含量等细项的差异。如何选出真正高品质的天然矿泉水,成为消费者关心的又一重要课题。

水源地则在这一课题凸显重要价值。优质水源是一瓶好水的先决条件,矿泉水之所以被认可更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一是源自地下深层,水源地纯净、无污染,二是其蕴含人体所需有益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兆吉曾公开表示,水源地海拔越高,其所经过的天然过滤时间就越长,水质将更加纯净,矿物质含量也更为丰富和均衡。目前国内较好的水源地以天然雪山、冰川雪山为主。以昆仑山矿泉水为例,其来自海拔6000米玉珠峰,且水源地位于北纬36°—42°世界黄金水源带上,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独特,水质相较更优。

消费者们也可以采用更为简单的“154选水法”,更准确地选购到自己所需要的高品质矿泉水。

图片 1.png

首先,认准1个水源地,一般而言,同一品牌不同水源地之间的矿泉水的品质存在一定差异。但唯一水源地的品牌矿泉水则保证了品质和标准的均一性,尤其是高海拔水源地的优势则更为明显。

其次,认准5A级优质矿泉水水源标志,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颁发,目前全国仅有九个水源地获此荣誉。

第三,认准4级饮水分类中的一级水,根据《中国居民饮水指南》显示,天然雪山/冰川矿泉水属于一级饮用水,满足优质饮水的品质需求。其因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水源地,人迹罕至,水源不易被污染,高山积雪融水深入岩层进行了深度循环、自然过滤和矿化,造就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天然矿泉,拥有健康、珍贵属性。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提升,消费者已经从喝放心到喝安心,亟需回归认知真相,那就是要喝明白喝清楚。(记者 王洋)

为您推荐

事关纯牛奶,2025年9月16日全面禁用!

农业农村部消息,自今天(2025年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复原...

研究发现:天然代糖在代谢健康领域展现显著优势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游义琳副教授及其团队在《Food Research nternational》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Ef...

科普|酸奶越稠越有营养?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酸奶的营养价值与其浓稠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生产工艺 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酸...

人民优选来了|酱油的奥秘:从选购到烹饪全攻略

酱油,厨房里最熟悉的“老朋友”之一,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灶台与餐桌间。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生抽、老抽,你是否分得清它...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风险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认为吃核桃补脑,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2025年2月,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