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区别你都知道吗?

在浩瀚的大海中,海参实在渺小的微不足道,而且长得很丑,呆头呆脑,没有眼睛,只靠管足和肌肉在海底蠕动,一小时还爬不出3米,它吃的很差,以海参底有机物质和微小生物为食,每天要吞大量泥沙…

在浩瀚的大海中,海参实在渺小的微不足道,而且长得很丑,呆头呆脑,没有眼睛,只靠管足和肌肉在海底蠕动,一小时还爬不出3米,它吃的很差,以海参底有机物质和微小生物为食,每天要吞大量泥沙,生长也特别缓慢,它住的地方也很差,穴居在泥沙中蜷缩在礁石缝中,一生安于平静淡泊。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中,这个小生灵竟生生不息了六亿年!它的生命能量远远超过强大的恐龙以及世界上的一切生物!

野生海参的营养要远远优于养殖海参。海参养殖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虾池或圈海养殖的海参,二是人工育苗,放回大海任其自己长成的海参,即底播海参,从海参成长过程看,可视为野生海参。

下面介绍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区别:

生长环境的区别

野生海参:生长于深海区域,没有污染,由于天然的环境的因素,海参没有固定的食物,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为食。野生海参的捕捞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生长年限不够的海参一般不予捕捞,这也是为什么野生海参肉质肥厚、口感韧度好,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养殖海参:围堰或是虾池水位很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池养海参一般两年就可以长成了,有的甚至6个月就已经长成了,营养积累低。尤其注意的是在养殖过程中,一些海参养殖户为防治病虫害,在养殖海参的水池内加入抗生素;为促进海参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等,导致成年海参体内药物残留,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池养的海参一般生活在20摄氏度水温,1.5米的水深环境下,池温极易升高,而且海参是人工投料进食。使得海参的生长速度快速,个头大,但是海参的品质和安全性却令人担忧。

形体特征的区别

海参的形体。野生的海参由于野外生长,海水深,水温低,日照少,没有固定的饵料,生长慢,多生长为三五年,外观颜色呈棕(或黑)褐色,呈棒槌形,4—6排刺,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其中胶原蛋白含量高,组织密实;而圈养的海参,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饵料,生长快,大多一两年就可以长成,体形颜色大多鲜艳,呈黄绿色,皮质薄,胶原蛋白含量低,组织稀疏。

海参底足:底播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海参肉质: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这一点很像三个月出栏的生猪)

海参口感: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另外,野生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无异味(药物味道和腥臭味)

海参生长年限: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3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而圈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8头就可出售,滋补作用相对差。医学界公认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以产自渤海海域的海参品质最佳。

另外,野生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

鉴别野生海参与人工养殖海参的方法

望:海参的体色主要与栖息环境有关,一般呈褐色,但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与生活在泥沙、碎石底的海参相比较,前者的颜色往往较深。而生活在海藻间的,常带有绿色,有时变成赤褐色或紫褐色。所以,颜色决定不出海参的好坏。主要看参刺是否粗壮而挺拔。

闻:不同的海域海参的味道也不同。好的海参闻起来有股鲜美的味道,劣质海参则有股怪味、腥味。如果闻着海参有药品的味道,那就更不能买了,里面可能掺有添加剂。

切:用手摸,首先要判断海参是否潮湿,有的海参水分严重超标,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摸的最大学问在于手感。好的海参手感特别好,有弹性,而那些质量不高的海参摸起来发软,缺乏弹性。海参弹性很重要。可以说用手感知海参是最直接准确的挑选方法。

为您推荐

事关纯牛奶,2025年9月16日全面禁用!

农业农村部消息,自今天(2025年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复原...

注意!缺觉,可能会让肚子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身体变胖的速度会加快,有的人尤其会胖肚子。除了饮食不合理、生活压力大、坐得时间长等之外,还有一个影响...

研究发现:天然代糖在代谢健康领域展现显著优势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游义琳副教授及其团队在《Food Research nternational》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Ef...

科普|酸奶越稠越有营养?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酸奶的营养价值与其浓稠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生产工艺 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酸...

人民优选来了|酱油的奥秘:从选购到烹饪全攻略

酱油,厨房里最熟悉的“老朋友”之一,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灶台与餐桌间。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生抽、老抽,你是否分得清它...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