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预警

立秋未入秋!营养科医生:莫忘防暑湿 养护脾胃免暴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生魏帼提醒,立秋后的饮食虽然要顺应秋季的季节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凉润的食物以防燥邪,但是又不能凉润过度,导致湿邪内生。

立秋意味着秋天已经开始了。立秋之后,夏季减退,秋季来临,天气渐凉,燥气慢慢的开始昌盛起来。但是立秋后气温并不会立刻下降,由于还处在暑伏天气中,所以立秋时节,即使天气已经出现微凉的征象,也不能忘记要防范暑湿之邪侵犯人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生魏帼提醒,立秋后的饮食虽然要顺应秋季的季节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凉润的食物以防燥邪,但是又不能凉润过度,导致湿邪内生。饮食上需要注意适当进食一些既能除湿又不伤人体津液的食材,比如:绿豆、荷叶、冬瓜等。而太过滋腻的蜂蜜、甘蔗、龙眼等虽然有滋润的作用,但是由于味道甘甜太过,容易留滞体内湿邪,所以暂时不宜过多食用。

立秋了,食疗上有什么讲究?魏帼医生为大家推荐两道食疗方。

祛湿不伤津的药膳推荐——瓜皮茅根粥

来源:《中医食疗学》

组成:西瓜翠衣100g,白茅根、赤小豆各3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将白茅根煎取汁,西瓜皮削去外面青皮切小块。用白茅根水、西瓜皮、赤小豆和粳米一同煮成粥。

方解:这道药膳本来是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淋漓涩少,灼热刺痛等症,但是也可以用在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的时候。其中西瓜翠衣清暑除烦,利尿解渴,而白茅根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赤小豆利水消肿,粳米健脾和中,既能养护脾胃,又可以防止寒凉太过而伤胃。上四味同煮成粥,去暑热的同时又养护了人体津液,适合在立秋时节适当饮用。

特别提醒:立秋时节,暑湿之邪仍在,而湿邪容易困乏脾土,导致人们觉得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这个时候如果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则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胃肠疾病。

立秋贴秋膘不伤胃的药膳推荐——柚子炖鸡

来源:《本草纲目》

组成:新鲜柚子1个,新鲜鸡肉500g,姜片、葱白、百合、味精、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柚子剥皮,去筋皮,除核取肉500g。鸡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将柚子肉和鸡肉同放入炖盅内,置姜片、葱白、百合于鸡肉四周,调好食盐、味精,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于大锅中,用文火炖4个小时,取出食用即可。

方解:脾胃虚弱,食积的人群可以选择食用这道药膳来健脾消食,润肺安神。柚子果肉具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润肺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鸡肉温中益气,生姜化痰止咳,和胃止呕,葱白辛温通阳,诸食材合用可达到健脾胃、理肺气的作用,适合在初秋时节食用。

特别提醒:这道药膳具有健脾胃的作用,进食时还是要注意食用量,不可进食过多,不仅伤脾害胃,还有可能因为能量摄入过多,而导致肥胖、血糖血脂升高等问题。

为您推荐

事关纯牛奶,2025年9月16日全面禁用!

农业农村部消息,自今天(2025年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复原...

注意!缺觉,可能会让肚子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身体变胖的速度会加快,有的人尤其会胖肚子。除了饮食不合理、生活压力大、坐得时间长等之外,还有一个影响...

研究发现:天然代糖在代谢健康领域展现显著优势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游义琳副教授及其团队在《Food Research nternational》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Ef...

科普|酸奶越稠越有营养?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酸奶的营养价值与其浓稠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生产工艺 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酸...

人民优选来了|酱油的奥秘:从选购到烹饪全攻略

酱油,厨房里最熟悉的“老朋友”之一,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灶台与餐桌间。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生抽、老抽,你是否分得清它...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