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科学研究十大热点”重磅发布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益生菌的资源、功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益生菌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今热度不减。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多组学等新学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益生菌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益生菌研究领域随之涌现出诸多新的学术观点与学术成果。

四川白酒和酱油发酵功能菌群代谢调控 关键技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白酒、酱油等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环境特殊、微生物群落复杂、代谢调控困难、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等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问题,四川大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克白酒和酱油发酵功能菌群代谢调控关键技术。近日,该成果高分通过同行专家评价,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富叶酸鸡蛋及其质控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牧医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开发出了富叶酸鸡蛋并建立了叶酸形态的检测方法,并在《叶酸强化鸡蛋》农业行业标准制定相关工作中,建立了富叶酸鸡蛋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为功能性鸡蛋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蛋白质组学团队揭示蜂王浆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团队发现,蜂王浆中的特有不饱和脂肪酸10-羟基-2-癸烯酸(10-HDA),具有保护免疫器官的功能和促进免疫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靶向治疗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on Therapeutic Targets )》上。

新研究:巴氏杀菌法适用于受新冠病毒污染的母乳

虽然现在科学界尚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母乳传播,但疫情之下总有人担心。对此,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说,在实验室中让新冠病毒污染母乳后,通过巴氏杀菌法可以有效灭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纳米研究新成果:金属纳米粉体运用于小麦 大面积试种获高产提质

甘肃省科学院纳米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多地多物种的试验,将金属纳米粉体材料运用在农业上,出现了提质增产的效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1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站中)

8月10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通知,公布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2批特别资助(站前)和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 获资助人员名单,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1人获资助。

区块链助食品溯源 科技开启信息透明化时代

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源头和过程等多重功能,可实现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到制备等在内的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存证,便于后续追根溯源,有效降低整个食品链上的食品安全风险……作为行业数字化革命的共性要求,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因其强大的功能备受关注。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的通知(京科资发〔2020〕129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市关于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市科学技术奖的激励作用,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更好的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调整。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