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产业经济

引导肉类消费 发展禽业生产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方畜牧业生产不振、流通受阻,畜禽产品供给保障难度加大等情况,建议充分发挥禽肉营养价值高、品种资源特色多样、养殖空间选择余地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禽类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肉类总供给水平提升。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方畜牧业生产不振、流通受阻,畜禽产品供给保障难度加大等情况,建议充分发挥禽肉营养价值高、品种资源特色多样、养殖空间选择余地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禽类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肉类总供给水平提升。

发展禽类生产优势多

提高禽类产品消费比例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人体每天大量生成、耗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活性物质,必须要有充足的均衡的食物营养供给,方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的“抗疫”状态。从现代营养学看,鸡肉营养价值高,滋味鲜美,风味独特,且价格相对低廉。以白羽肉鸡为例,据测定,鸡胸脯肉蛋白含量21.8%,高于猪大排(18.3%)、羊胸脯肉(19.4%),也高于罗非鱼(18.4%)、草鱼(16.6%);其脂肪含量低、仅为3%左右,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次,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包括色氨酸)39.4%,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占15.7%,它不仅是重要的鲜味氨基酸,还是公认的健脑物质,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信息传递;蛋白中精氨酸含量8.8%,是儿童生长发育重要氨基酸,能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胸腺退化。

我国禽类品种资源丰富且适合多类型快速饲养。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就有27个,包括肉用型、蛋用型、肉蛋兼用型、药用型及观赏型等多个类型。地方鸡品种优点诸多,耐粗饲,肉质好,抗逆性强,既适合规模化养殖,也适合家庭舍饲和散养。从饲养技术看,目前发达国家肉鸡饲料转化率为1.4∶1,即毛鸡每消耗1.4千克的饲料平均增重1千克。我国规模化养殖的肉鸡生长快、体型大的白羽肉鸡一般45天左右可以出栏、毛重2.5千克左右。与鸡类似,鸭鹅鸽等禽类也适合规模化饲养或家庭舍饲及散养。

增加禽类产品生产可有效弥补猪肉供给减少的巨大缺口。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下降较多,生猪产能明显下滑,市场需求拉动禽类生产加速,禽肉产量增至2239万吨,增长12.3%,达到猪肉产能的52.6%,对肉类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保供作用。

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和鸡肉消费大国,鸡肉产能及消费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巴西居第三。2019年,我国鸡肉消费量接近1400万吨,占全球鸡肉消费总量14.3%,人均鸡肉消费10千克,比全球人均消费量低3千克,鸡肉及其他肉类消费增长在我国还有较大空间。

从鸡肉加工看,我国以熟制、整鸡、粗加工类制品为主,发达国家主要是低温肉制品、分割肉和深精加工产品。伴随着网购便利、冷链物流配套和加工保鲜技术进步,我国鸡产品尤其是地方特色产品的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从禽肉营养价值高、品种资源特色多样、养殖空间选择余地大、生产周期短、饲料节约、农户收入增加等多个视角看,提升我国肉类总供给水平,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应努力扩增禽肉产能。

大力推进禽类产品生产

建议切实抓住当前肉类消费转型的有利时机,把发展禽类生产和发展生猪生产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金融支持政策、养殖用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同等重点支持。

加快建立以提质增收为目标、高效服务为要求的产业体系。在抓好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尤其是要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户发展特色禽类养殖,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加快建立特色养殖产业到户的联动发展机制,制订“菜单式”产业项目及饲养管理、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卫生检疫、屠宰加工、保存运输以及网络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服务清单,明确公益服务范围和有偿服务标准,采用“抢单式”服务,通过差评等方式对机构及服务人员实行激励或问责,对聘用者实行“优胜劣汰”。

构建标识和标准相一致的营销网络。以营养健康为导向,普及宣传优质食物营养科学知识,加快形成禽肉与猪肉并重的肉类消费结构。通过企业订单、电商网单、地产地销等方式,实行农户分散养殖、村乡统一标识供货,带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升级版的乡土产品、知名品牌,并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地域特色禽类产品加工园区、产业集群,构建“参与式”制作体验、“食育”示范平台,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建设美丽宜居新村。

要唯实绩而不唯论文推进创新开发和成果应用。以参与产业发展作为绩效考评要求,引导科研、教学单位的骨干人员到生产一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下村指导、定向帮户、技术到人等方式,为养殖者集成并示范应用功能型营养强化养殖技术、饲养方式,构建长效稳定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力求做到研究成果熟化后应用一步到位,不能中看不中用、烂尾项目。针对产业升级需求,通过财政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建立“众筹式”利益分享的地方禽类品种资源库和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地方品种的选育提纯和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及开发工作。

为您推荐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 涉及食用盐、预制菜

1月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科普中国共同发布“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涉及食用盐、牛奶、果蔬、咖啡、味精、...

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

2024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

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实施在即

各类食品生产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

2023-2024中国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分析报告年度报告

2023-2024中国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分析报告年度报告 下载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