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是如此。近些年,我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尤其在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夏粮又获丰收,给我国抗击肺炎疫情、稳定社会生产秩序提供了战略定力。
然而,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世界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世界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大好局面下,更要时刻铭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是珍视粮食生产来之不易的成果,更是把危机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贯彻实施,曾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行贿受贿要不得,吃吃喝喝没问题”的不正作风极大扭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导向。然而,不排除部分干部仍有在规定允许的条件下继续公款吃喝的想法。因此,除了巩固前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未来要通过更强有力的约束监督,让遏制公款吃喝成为党政干部的自觉意识。另外,减少公款吃喝,也是政府节流之举。政府在切实过好紧日子的同时,能把更多结余资金用于人民群众的“好日子”,惠民施政的作为空间将更为广阔。
在更广泛社会范围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要着力转变公众餐饮消费习惯,要让公众的节俭意识内化于心,使光盘行动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在现实生活的餐饮消费中,打包越来越成为风尚。不过,仍有人认为菜往多里点,才能“彰显”待客之道,“撑起”社交场面。这样的消费心态,既是受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困扰,也是不顾节俭之道的虚荣心在作祟。
无论在餐厅就餐,抑或居家饮食,来自舌尖的浪费加重了粮食生产压力,给末端餐饮垃圾处理带来困扰。从消费行为来说,餐饮浪费也增加了公众日常开支,不利于消费理性形成。
浪费行为无法优化社会的粮食资源配置,更无法提升公民消费层级,只能造成资源的无端流失。因此,理性的观念应是个人要遵循减量餐饮消费,在日常生活场景、社交范围内,推动节约之风在餐桌落地。只有更多人自觉行动起来,全社会的理性餐饮消费之风才能真正形成。
为铺张餐饮消费做减法,除了可以改变餐饮消费的社会心态,也能扭转社会餐饮喜好,让公众拥抱健康生活。饮食不仅是社交,也关乎营养摄入。在“吃得饱”到“要吃好”的饮食偏好转变中,节俭能让人们重新审视饮食结构,重视营养均衡,讲究餐饮品质。
根据相关研究,中小学校食物浪费严重,超过了城市餐饮平均浪费水平。青少年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经济来源也主要来自家庭。在校园内刹住餐饮浪费之风,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成为学生的行动遵循,他们才能体会家长艰辛和生活不易,在走进社会后自觉践行节约美德。
制止餐饮浪费是理念革新,也离不开具体践行。制止餐饮浪费,要让餐饮消费场景中有更鲜明的节约导向,餐饮消费过程要创新节约举措。在许多餐饮企业顺利迎复工的背景下,商家也要以实际行动担起责任,善意提醒顾客理性节约消费。
杜绝餐饮浪费也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的必要环节。在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推动绿色健康出行和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均是在弘扬节约之风。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彼此呼应,共同缠绕在理性勤俭、居安思危的社会生活之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