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肉、蛋、奶、鱼等生鲜动物性食品如何保障供应?近日,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局获悉,作为该局“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第三批项目的“疫情期间生鲜动物性食品保供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启动实施,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市中药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积极行动,为重庆本地中小动物性食品加工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专家调研75%企业同期产量下
疫情特殊时期,肉、蛋、奶、鱼等生鲜动物性食品在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哪些是需要专家们提供帮助的?哪些又是普遍需要指导的?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迅速行动了起来,组成协作小组。对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电话调研等方式对重庆恒都农业、农投肉食品、天友乳业、浩湖渔业、正大蛋业以及新世纪百货等十余家企业进行了摸排了解。
经过对调研结果科学梳理和分析研判,发现75%的企业相对于去年同期产量下降。原因主要在于前期疫情政策下,物流不畅,原辅料等供应不足,但企业还是有信心的,他们认为随着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政策的落地,这些状况将有望缓解。
不过专家也发现,83%的企业相比去年同期销售量下降,其中58%的企业销下降幅度超过20%;而新世纪等主要商超的动物性食品上货量和销售量相对去年同期却有所增长。分析显示,企业产品销售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市面上的餐饮、零售店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率低,产品销售对象减少。针对这些情况,专家组决定将帮扶下游生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作为目前科技助力的主要方向。
整合资源 专家多方助力复产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食品所副所长解华东研究员牵头,制订“畜产品加工企业开工前安全检查技术流程”,在复工程序、人员管控、生产线消毒、出入库管理等方面提出方案和建议,并通过部分区县市场管理部门向企业发放,指导部分企业按照开工流程逐一对照检查,明确是否在技术层面已做好开工前准备。
就终端市场销售受限、物流等渠道不通等原因造成了养殖企业、养殖户手中挤压大量的鲜鸭蛋等问题,西南大学的教授马上给企业开出“处方”,让龙头企业购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手中积压的蛋品,专家现场免费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企业以生产皮蛋等深加工品消化市场积压品,短短几天时间,积压的鸭蛋120吨、鹅蛋40多万枚、鹌鹑蛋75吨被消化,有效减少了农户损失。
这边正在一线指挥,那边重庆荣庆食品有限公司正在与日泉农牧有限公司洽谈采购一批乳猪问题遇到麻烦。因为公司对乳猪加工过程中的保鲜和调味技术有顾虑,一时无法确定采购意向。得知此事,专家迅速与公司有关人员一起对该批次乳猪的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帮助公司确定了产品的加工、保鲜技术方案。最终公司确定了该批产品的采购意向,日泉农牧有限公司解决了积压的5000头乳猪的销售问题。
牵线搭桥 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重庆市荣昌区小罗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开业复产后,缺乏优质的原料鹅供应渠道。于是,专家多方联系对接,帮助公司联系到了多家备有存货的屠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每日进2吨原料鹅的需求,目前已累计解决屠宰企业囤货近30吨。
专家们在行动,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技术员,既是信息员,还是采购员。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已有多家企业顺利复产,有些暂未复产的企业也已做好了复产准备。
专家们的功夫没有白费,他们为重庆本地中小动物性食品加工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提供了信心保障。据了解,重庆潜贵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产销量较去年同期高出40%、重庆荣庆食品有限公司产销量较春节前也提升了30%以上、重庆千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刚投产的屠宰生产线也较预期产销量提高近1倍……
“特农淘”是重庆市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产品的联合展示、销售平台,疫情发生后,物流受阻、大量农产品滞留,一时无法外运和及时销售,面对新情况怎么办?
这时的特农淘微信群异常活跃,科技特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想办法。预售、爱心促销、抗疫专销…通过搭建销售渠道,万州玫瑰香橙、稻田土鸭等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到了市民的餐桌。
写科普文章 网上传播食品安全储存知识
针对疫情期间,许多家庭对蔬菜、水果、肉类等生鲜食品和米面、粮油、调味料等食物一次性购买和存储量大幅增加,保存不当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的问题。由全市农产品储运保鲜和加工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科普小分队成立了!
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市农科院、市中药研究院的专家们开始撰写科普文章,对相关知识一一进行介绍。熟肉制品如何安全地食用与保存、鸡蛋和牛奶如何安全地食用和保存、怎么做都吃不腻的土豆如何保鲜、水产品如何挑选、储存……一篇篇深入浅出地科普文章将关系每个家庭的食品安全小知识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截至目前,通过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和特农淘平台推送的系列科普知识已经发布23期,点击转发量达十余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