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hthcom华体会

蛋黄颜色越深越健康?

“土鸡蛋黄颜色深,营养更好。”在超市货架前,不少消费者把蛋黄色泽当成“健康指数”。事实果真如此?国内外研究发现,蛋黄深浅与核心营养并无直接关联,颜色更多反映母鸡饲料中的色素沉积,企…

“土鸡蛋黄颜色深,营养更好。”在超市货架前,不少消费者把蛋黄色泽当成“健康指数”。事实果真如此?国内外研究发现,蛋黄深浅与核心营养并无直接关联,颜色更多反映母鸡饲料中的色素沉积,企业若片面宣传“深色=高营养”,既缺乏科学支撑,也涉嫌误导消费。

颜色差异:饲料色素的“调色盘”

蛋黄颜色从浅黄到深橙,几乎完全取决于鸡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玉米、万寿菊、辣椒粉等原料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家禽采食后会把色素沉积到蛋黄,使色度值(YCF)升高。美国《读者文摘》实验室也曾用同一品种母鸡做对照:喂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蛋黄罗氏色度仅4.3,换成含3%红辣椒粉的日粮后色度升至12.1,但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微乎其微。

“如果饲料里不加富含色素的原料,即使散养也得不到深蛋黄。”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蛋鸡营养调控指南》指出,决定蛋黄深浅的并非“散养”“土鸡”等概念,而是配方中可吸收色素的总量。部分养殖场为迎合市场,会在饲料中添加斑蝥黄等合成色素,只要不超标即合法,但与“天然营养”无关。

营养对比:核心指标几乎无差别

深黄色蛋黄是否意味着更高维生素?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节目组2024年委托北京海关技术中心检测同一批次不同色度鸡蛋:浅黄蛋黄(色度5)与深橙蛋黄(色度12)的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差异均<1%;维生素A、E深黄组略高3%—5%,但按每日吃1枚蛋计,差值仅占成人推荐摄入量的0.8%,可忽略不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把“新鲜、清洁、煮熟”列为选蛋第一标准,并未提及颜色。

市场噱头:企业宣传需“上色”更需“背书

尽管科学界已有共识,部分商家仍把“深蛋黄”当高端卖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食品广告不得含有“片面宣传营养成分”等误导内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提醒,若企业无法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即涉嫌虚假夸大。

作为国内可生食鸡蛋品牌,黄天鹅采用富含天然叶黄素的玉米、万寿菊等原料饲喂,蛋黄罗氏色度通常保持在8—10,高于普通蛋(4—6)。黄天鹅方面向记者提供的SGS检测报告显示,其每100克蛋黄叶黄素含量约2.1毫克,高于浅色蛋的1.2毫克,但同时强调“颜色差异主要来自色素沉积,蛋白质、脂肪等核心营养与常规蛋一致,选购时不必唯颜色论”。

消费提示:三招挑好蛋

1. 看日期:优先选择生产日期7天内的“鲜蛋”,冷藏保存不超过30天。

2. 看来源:认准包装上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及可生食或无菌标识。

3. 看储存:购买时摇晃无响声、光照气室小、蛋壳完整无裂纹;煮熟后蛋白紧实、蛋黄居中,即为新鲜蛋。

专家建议,无论颜色深浅,鸡蛋仍是优质蛋白、卵磷脂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但不必为‘橙黄溢价’买单。成年人每日摄入1枚全蛋即可满足需要,颜色可凭个人喜好选择,营养关键在均衡膳食。

专家提醒,面对“颜值营销”,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蛋黄颜色,把注意力放在新鲜、安全与品牌溯源上;企业亦应停止“深色=高营养”的暗示宣传,把科研数据讲清楚,让餐桌上的每一颗鸡蛋“好看”更“安心”。

为您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3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报(市监食检发 〔 2025 〕101号)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127批次样品,检出39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spc...

新华视点|全谷物食品如何更多走上餐桌?

你经常吃燕麦、荞麦、藜麦吗?又是否了解哪些食物是全谷物食品? 所谓全谷物食品,是以全谷物为主要原料制成、全谷物含量达到一...

专项抽检超227万批次、查办案件逾1.3万件——堵住食品添加剂使用漏洞

严格食品添加剂监管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今年4月,国务院食安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综合治理行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美味酸奶,如何喝得更安心?

酸奶营养又美味,可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您是否也有这些疑问:酸奶主要分为哪些类型?成年人每日适合饮用多少?在选购时又...

事关纯牛奶,2025年9月16日全面禁用!

农业农村部消息,自今天(2025年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复原...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