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零容忍”监管食品安全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以假充真、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等,引发社会关注。民以食为天,要进一步严防严控风险隐患,压紧压实…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以假充真、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等,引发社会关注。民以食为天,要进一步严防严控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营养。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协同共治“餐桌污染”,以严格监管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也要看到,美味背后暗藏隐忧。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与食品相关的投诉高达4.8万余起。从食品变质、发现异物,到用餐后引发身体不适等问题,无不反映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随着网络订餐、直播带货、生鲜配送等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走红,食品安全监管迎来了新的挑战。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监管必须坚持“零容忍”。保障食品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责任。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分担和风险共担机制,明确企业、属地、行业、部门等各方责任,形成权责明晰的责任链条;持续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制度,推动责任机制顺畅运行、责任各方履职尽责,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细落小落实。

要强化“从严”的监管举措。各有关部门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种植养殖源头治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铁拳”“利剑”“昆仑”“国门守护”等专项行动,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要完善“共治”的安全大局。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树牢主体意识,加强全员教育,严守诚信自律,坚持用品质赢得品牌、用品牌赢得市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消费者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强化社会监督和科普宣传,引导科学理性消费,深化巩固“全民共建、社会共治、人人共享”的工作格局。

为您推荐

2025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2036亿元,增长4.0%...

第十九届蛋品科技大会在福州圆满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8~10日,第十九届蛋品科技大会在福州圆满成功举办。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多地联动开展“特医食品质量惠民科普基层行”活动

近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联合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密集开展“特医食品质量惠民科普基...

我国首项食品生产数字化工厂国家标准发布 填补行业空白

食品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技术指引,导致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时面临标准不一、系统兼容性差等挑战...

强化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