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协会动态

2022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会议报告

华体会体育电子 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习近…

华体会体育电子 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六稳六保”等战略布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开发新空间、激发新动能、释放新活力,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体现出强劲的韧性。

一、2022年食品工业1-10月份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1.生产缓中趋降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速较1—9月份放缓0.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长4.0%。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同比下降0.3%。

分行业看,10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0%,食品制造业增长0.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分别比9月份放缓3.5、2.4和4个百分点。1-10月,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增长1.5%,食品制造业增长3.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5%。

经测算,1-10月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6.3%,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

2.食品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10月份CPI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12.1%转为下降8.1%;鲜果价格上涨12.6%,涨幅比上月回落5.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8%,涨幅比上月扩大15.8个百分点;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下,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12.7%和8.3%,涨幅均有扩大。

3.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加快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实现利润总额5383.5亿元,同比增长12.6%,高出全部工业15.6个百分点,增速较1-9月加快1.6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增长11.5%和21.5%,保持了较快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降幅1.0%,比1-9月降幅收窄。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1-9月收窄0.3个百分点;发生营业成本6.3万亿元,增长6.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资产负债率53.2%,营业收入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与1-9月基本持平。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陆续出台与实施,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我国食品工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进一步加快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及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可喜进步与长足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食品物流损耗和能耗逐步降低,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检测、追溯技术取得新的突破,营养干预等健康食品科技保障体系逐渐完善,食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也显著提高。

 二、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简况

当前,我国政、产、学、研、用等构成的食品创新体系已基本建成,以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系统化技术集成创新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在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与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产出和产品创新取得良好效果。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技术创新活跃度持续提升。

2020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在研发平台建设及创新活动开展等方面创历史新高。

2020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有5148家,比2015年的3560家增长44.60%,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量也由2015年4976家,上升到2020年的9572家,增幅达到92.36%。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素质稳步提升。

科技人才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2020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事科研活动人员达到192987人,比2015年的149179人,增长了29.37%,其中博士、硕士为14715人,占企业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例的11.73%。标志着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研发人员素质稳步提高。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R&D经费支出是反映企业科技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到538.89亿元,从资金来源构成上看,企业、政府资金投入比例分别为:95.56%、1.37%,其中企业资金投入多年来一直占据90%以上,并保持稳步态势,科技创新及科技投入已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试验发展支出不断增加,科研人员待遇不断提高。

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度达523.55亿元,比2015年441.43亿元,增长18.60%。从使用用途看,科研经费支出499.71亿元,比2015年428.13亿元,增长16.72%,劳务性支出总额达到132.15,亿元,比2015年101.50亿元,增长30.20%;随着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科研人员待遇的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水平的提升。

5、技术改造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

企业获取新技术有两种方式:一是自主创新,二是外界引进。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达91.34亿元,占技术投入经费总额(引进、消化吸收、购买、改造)的81.10%。  

从总体上看,技术改造仍是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

6、规模以上企业专利产出显著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专利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为317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919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63.81%和24.89%。同时,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也大幅增加。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大幅上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创新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7、企业创新成果成绩喜人,新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销售及出口稳步增加。

随着“一带一路”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企业参与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意愿增强,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开拓的力度随之加大,新产品研发和产出进一步提升。

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34653项,比2015年增长127.55%。

202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179.36亿元,出口达470.79亿元,比2015年的279.87亿元,增长了68.22%,新产品的参与国际贸易和竞争进一步增强。

 三、2021“华体会体育电子 科学技术奖”奖励简况

2021“华体会体育电子 科学技术奖”项目申报总体呈现:1、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大幅提高;2、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智慧生产水平不断提升;3、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研发模式更加广泛;4、以国内外市场及健康需求为导向,产品研发向营养、健康、优质、便捷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5、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增大;等等。我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地方食品协会、专委会初审、推荐的基础上,对申报目项进行了严格评审,经奖励工作评审委员会审议、社会公示等工作程序,产生特等奖10项、一等奖44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49项。奖励项目成果如下:

食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

在营养食品研发、真实性鉴别、传统食品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如

“营养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聚焦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持续监测所发现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从标准、产品、监测、评估等维度,研发适宜营养改善技术,探究不同人群营养不良和解决途径,推动国家营养干预项目,特别是早期儿童营养改善,实现了营养改善多项理论和标准技术的突破,促进了营养型食品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肉品真实性多维鉴别与兽药残留高效感知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肉类掺假、畜肉注水(药物、凝胶)、兽药残留等问题,建立了肉类食品真实性鉴别及绝对定量质谱技术,实现了肉类食品中肉及非肉蛋白真实含量的测定。建立了注水肉多维鉴别技术,实现了注水肉中残留保水药物及亲水性胶体的靶向定量检测。构建兽药残留高通量感知技术,实现肉类食品中兽药残留非靶向筛查及准确定量检测。

“生鲜湿面制品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项目,通过原料、工艺、设备和商业模式等过程进行关键技术创新,建立了抑菌、保鲜及品质提升的产业链一体化技术,突破了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壁垒,解决了困扰生鲜湿面制品发展的行业瓶颈难题,推动了产业升级,引领生鲜湿面制品行业向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健康安全方向转型。

绿色低碳环保技术领域

在食品加工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等研究与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保障产业持续发展。如:南丰蜜橘等外果加工及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青稞酒糟面膜的研制、粮油加工副产物膳食纤维高效制备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等。

食品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重点开展了食品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显著增强了食品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如:“靶向酶解燕麦技术突破及应用”、“海洋绿藻加工提取制备多糖工艺”、“虾蟹壳高值化利用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产品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等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

通过对益生菌菌株筛选、分子营养学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功能因子的高效分离和制备技术等系列研究与开发,科学营养合理推进健康食品精准制造,进一步提升了功能性食品的创新能力。如:基于肠道菌群调控技术的功能性乳制品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小麦低聚肽制备关键集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黄酒功能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领域

突破产业化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实现海洋精深加工产品的健康和高质量生产。如:“海洋绿藻加工提取制备多糖工艺”、“高品质肉糜制品加工储藏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一种基于药食同源的海带粉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领域

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食品有毒有害因子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溯源与预警技术、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及其标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如:“食品加工过程新生有害物的快速检测与控制”、“新型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和高风险物质检测评价标准化研究及应用”、“食品现代化追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重要标准研制”等

智能技术装备领域

围绕智能互联、智能控制、智能互联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我国传统食品工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如:“智能调控在微波食品/配料制造业中的创新技术”、“酱香制曲自动化管理平台建设及产业化示范”、川式麻辣复合调味料关键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产业化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柑橘分瓣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万吨级产业化示范应用等。

四、我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食品工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世界食品产业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装备迭代更新更为频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趋势更加多元,产品市场日新月异更趋丰富,科技创新正驱动着食品产业向全营养、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1、加强食品工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

加强食品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完善产品研发机构,加强食品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在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质量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及产品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产品质量升级速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水平。

2、加强食品工业产业链质量建设

强化食品工业全供应链质量管理。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能力和效果,持续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农业投入品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农兽渔药。选育、优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水产、农作物等食品加工专用品种,健全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和运行标准,加强物流保质减损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和新装备研发与应用,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推进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协调融合发展。

3、优化食品工业产业产品结构

系统研究推广大宗粮油制品适度加工技术研发,最大程度保持食物固有营养成分。支持全谷物产品、薯类和杂粮主食化综合开发、肉蛋奶等畜禽制品和水产制品低碳加工和绿色加工、茶与食用菌等特产资源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发展中央厨房产品及配送产业,顺应、支持和引导饮食生活方式转型。

4、提升食品质量水平

支持鼓励食品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鼓励食品企业开展质量设计和提高食品营养质量,通过系统性人才队伍建设和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对原料、工艺、技术、装备、食品接触材料和仓储物流等对食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验证,不断提升食品的色、香、味、型(格),稳定并提高食品固有的营养物质含量。规范引导食品企业遵循技术必要性原则科学合理适度使用食品添加剂。鼓励食品企业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完善相关标准,支持地方传统及特色产业传承、保护和发展。建立食品反掺假、反欺诈数据及真实性溯源技术体系,强化对食品虚假宣传监管力度,保护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权益。

5、推进食品工业绿色智能制造

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支持食品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建设绿色、数字、智能工厂,加快应用节粮、节水、节能等高效技术与装备,减少粮食浪费,做好颗粒归仓。鼓励企业加大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推广尾水利用和加工脚料综合利用,加快食品产业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产品研发、质量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推进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制造。

6、创新食品工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食品工业与教育、文化、健康等民生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等新业态,规范电子商务,完善售后服务,推广在线交易、电子支付及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集成,创新电子商务与食品工业的集成应用模式。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为食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7、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新商业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打造百年食品品牌。通过产业链延伸,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发展。

8、鼓励食品工业探索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瞄准国际前沿和未来发展,系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食品科技的发展新态势,积极探索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未来性的食品科技,抢占食品科技制高点,形成创新人才高地。重点关注:一是食品制造已从“传统机械化加工和规模化生产”向“工业4.0”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互联制造”转变;二是从“传统热加工”向“冷加工”转变;三是从“传统多次过度加工”向“适度最少加工”转变;四是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工合成生物转化”等方向发展。

同志们,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氛围与市场环境,而创新的关键是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及开拓进取的科研工作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奋斗!

为您推荐

华体会体育电子 领导参加河曲县“中国红葱产业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

12月26日,河曲县举行“中国红葱产业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华体会体育电子 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王琪出席,华体会体育电子 ...

2024年度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佛山召开

2024年12月19日~20日,2024年度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广东佛山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食品...

第二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暨2024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在京举行

12月16日,由华体会体育电子 主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暨2024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在北京举行。

关于2023年度“华体会体育电子 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决定

附件:2023年度“华体会体育电子 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个人名单下载

2024“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在京召开

为加快现代化食品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于12月16日在北京饭店召开。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