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交流

大豆油中除草剂残留预测模型应用:理化性质与加工因子相互关系研究

大豆榨油过程中危害物残留可能与蒸气压、水溶性、解离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加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分析过程中保留多因素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对明确加工因子研究非常必要。本团队利用…

大豆榨油过程中危害物残留可能与蒸气压、水溶性、解离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加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分析过程中保留多因素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对明确加工因子研究非常必要。本团队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程Y=aX2+bX+c,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β2X+β3X结合主成分分析来研究加工因子与各变量之间关系,基于EFSA数据库中农药的加工因子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本团队构建的模型(R2≥0.80)可准确预测豆油中农药加工因子理论值(0.39 < RMSE < 0.58)。此研究是首次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农药理论加工因子预测模型,为我国加工制品中农药残留水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该工作发表于Food Chemistry(IF:7.514)杂志上,已毕业硕士生张嘉为第一作者,李敏敏副研究员为共同一作,王凤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油食品供应链危害物识别研究与指纹图谱库构建(2017YFC160060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dvVV16Ds1oPtE

为您推荐

A2型蛋白研究新突破:科学揭示“妈妈好、宝宝也好”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这一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提供全面营养,还能帮助宝宝建立自护屏障,被誉为“生命最初的礼物”。然而...

这种“长寿果”,心血管真的很爱!

你可能没想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常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推荐里,它就是——花生。 外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 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