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艺革新

聚焦种子关键性状,挖掘大豆粒重新基因

1月28日,经作所大豆研究团队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一区,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Comparative selective signature analysis and high-resolution GWAS reveal a new candidate gene controlling seed weight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控制大豆粒重的主效新基因,对大豆的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月28日,经作所大豆研究团队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一区,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Comparative selective signature analysis and high-resolution GWAS reveal a new candidate gene controlling seed weight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控制大豆粒重的主效新基因,对大豆的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对我国283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重测序,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的SNPs,并检测到78个和39个在大豆驯化和改良过程受到选择的强信号标记。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者确定了5个与种子重量相关的QTL位点。其中,qHSW-16与16号染色体上的改良选择区域重叠,表明该QTL在大豆改良过程中经历了强选择。在qHSW-16区间内的18个候选基因中,只有SoyZH13_16G122400在大粒种子中的表达量高于小粒子种。因此,SoyZH13_16G122400是一个新的控制粒重的基因,这一研究发现为改良大豆单产水平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可用于大豆高产分子设计育种。

经作所博士后张威和博士研究生许文静为论文第一作者,陈华涛研究员和陈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12200)和江苏省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9376)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1-03774-6

为您推荐

A2型蛋白研究新突破:科学揭示“妈妈好、宝宝也好”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这一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提供全面营养,还能帮助宝宝建立自护屏障,被誉为“生命最初的礼物”。然而...

这种“长寿果”,心血管真的很爱!

你可能没想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常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推荐里,它就是——花生。 外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 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