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葡萄酒,“通化”是中国消费者绕不过去的一扇记忆之门。
坐拥长白山、鸭绿江两大地标的吉林省通化市,是中国著名的“葡萄酒城”。与酿造干型酒使用赤霞珠、黑皮诺、霞多丽等外来品种不同,这里酿造的甜型酒以土生土长的山葡萄为原料,这也成就了通化葡萄酒的“国风”气质。
作为开国大典、尼克松访华宴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指定用酒,通化葡萄酒被誉为“红色国酒”,一时间风头无两。近些年,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井喷,却尽是干型酒的天下,通化葡萄酒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其在全国市场份额从巅峰期的半壁江山一度跌至仅1%。
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野生山葡萄真的无所作为吗?老牌的葡萄酒产区面对市场的大变局难道只能俯首称臣吗?经历冲击与沉寂之后,鸭绿江河谷带正成为世界冰酒版图中快速隆起的高地。
由“甜”到“苦”:荣光与“原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样的千古佳句,折射出中国两千余年的葡萄酒酿造史。
位于通化市兴前路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是这座“葡萄酒城”的发祥之地。总面积1034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里摆放着772个橡木桶,其中包括80多年前沿用至今的老酒桶。
副总经理国凤华介绍,公司的前身通化葡萄酒厂成立于1937年。当时日本侵占东北,在通化建厂酿酒,既打算长期经营,也有其军工需求——生产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酒石酸。
地处长白山区的通化,峰峦绵延,河流纵横,有着丰富的野生山葡萄资源,成就了葡萄酒厂最初的酿造风格。国凤华介绍,当时生产的主要为甜型的利口酒,较适合亚洲人口味。而甜型酒流行,则与当时人们日常饮食中对糖的摄入不够直接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通化葡萄酒迅速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在通葡股份的世界甜酒文化博览中心,一幅幅老照片讲述着通化葡萄酒的高光岁月:从开国大典到1959年国庆,从尼克松首访到撒切尔夫人到访,从各种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到第一届央视春晚,通化葡萄酒都未曾缺席。从1960年开始,通化牌系列葡萄酒先后获得50多个奖项,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它是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那个时候,谁家过年要是有瓶通化葡萄酒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长期负责推进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通化市常务副市长经希军介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化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后,大众膳食结构和消费文化发生变化,饮用干型酒渐成消费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葡萄酒的“甜”似乎成了某种“原罪”。而彼时,内有张裕、长城等本土品牌相继崛起,外有全球各大酒庄产品以比以往更低的价格涌入中国市场。本土的山葡萄亦陷入赤霞珠、梅洛、西拉、蛇龙珠等欧亚种葡萄的重围之中。
比“干”“甜”之争更惨烈的,是来自“三精一水”的打击。
所谓“三精一水”,是指酒精、香精、糖精和水的劣质酒勾兑概念。与干型酒相比,甜型酒用“三精一水”的仿制难度更低。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不少城市出现了塑料桶简装的所谓“通化葡萄酒”,售价一般在10元至20元间,其口感与其说像甜型酒,不如说像甜葡萄汁。来自省内外不法商人的小作坊们,对通化葡萄酒形成了蚕食与绞杀。仅在2003年初通化市的一次本地整顿中,17天内关停小作坊就达23家,查封劣质酒180吨。
一边是干型酒冲击,另一边是劣质酒 “毁牌”,通化酒品牌、品质被“躺枪”质疑,甜型酒市场进一步萎缩,“山葡萄记忆”进入最苦涩的一段。
“冰”中见“甜”:鸭绿江河谷的新希望
鸭绿江畔的县级小城集安是通化地区一个特别的存在:长白山系老岭山脉如天然屏障抵御着北来寒风,温润的海洋气流沿鸭绿江溯源而上,形成半大陆半海洋性小气候,这座地处东北边境的小城也成为怡人的“世外葡源”。
纬度是奠定葡萄酒风味的基石。在北纬30度至50度、南纬30度至42度这两个纬度带,汇集了波尔多、纳帕河谷、艾登山谷等全球优质产区,这些地区被称为“葡萄酒黄金纬度带”——位于北纬40度的鸭绿江河谷带正处其间。鸭绿江河谷带,年均有效积温3208℃,降水882毫米,无霜期150到170天。
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老牌的葡萄酒产区面对市场的大变局岂能俯首称臣,经历冲击与沉寂之后,如今这里正成为世界冰酒版图中快速隆起的高地。
在通化产区,目前冰酒年产量已达500吨,对以800吨年产量居世界冠军的加拿大产区已形成紧追之势。过去5年,鸭绿江畔各酒庄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等国内外评比中已斩获36个奖项。鸭绿江河谷冰酒的旗舰产品最初问世时,每支499元的价格曾引来市场争议,如今每支999元却供不应求。
葡萄品种的含糖量不同,决定了酿造的成品酒主要分为干型和甜型。冰酒属甜型酒范畴,是在零下8℃到13℃低温时采摘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而成。其酿造工艺源自18世纪末的德国法兰克尼亚,由于对气候条件要求严苛,全世界仅有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湖区、德国莱茵河谷、奥地利新锡德尔草原湖区和中国东北等少数地区能生产。
入伏之后,记者驱车沿鸭绿江河谷探访,不时有大片绿油油的葡萄园闯入视野。63岁的金寅浩在太王镇上解放村经营着260亩葡萄园,在这里,通化地区特有的品种北冰红葡萄长势喜人。
金寅浩在当地有“北冰红之父”的雅号。他的执着与努力,催生出一个价值非凡的山葡萄新品种,为全球冰酒产地一股新势力的崛起扇动起“蝴蝶的翅膀”。
在“八山一水半分田”的集安,农民很难通过种玉米“喂饱”生活。20年前,村支部书记金寅浩就开始带领村民种葡萄,但种“大路货”并不“解渴”。2001年,他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找到了十几株山葡萄种苗,在科研人员指导下,经过7年的培育,全世界第一个无须浸皮工艺便能酿造出红色冰酒的品种——北冰红正式问世。
“北冰红为什么值得我们骄傲?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能直接压榨出红色汁液酿造冰酒的葡萄品种。”集安鸭绿江河谷山葡萄酒研发中心主任孙延锋介绍,目前全球的冰酒以威代尔品种酿造的白冰酒为主,海外尽管也生产红冰酒,但酒体红色是靠浸皮工艺完成“上色”,北冰红的“天然红”特质给鸭绿江河谷产区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
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原所长沈育杰介绍,北冰红是凝聚了几代人、几十年心血的品种,历经4代杂交,具有世界优良品种的潜质,随着未来更多的迭代培育,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它也为通化葡萄酒带来了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全球冰酒年产量不足3000吨,加之气候变暖,使海外产区有萎缩趋势——由于最近一个冬天里德国13个产区最低气温均高于零下7℃,德国葡萄酒协会今年3月宣布“全国范围首次无法收获冰酒”。
北冰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甜”景可期:谋细分市场的最大占有
业界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有望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市场。以甜为特色的“国风”葡萄酒,还能不能“甜”下去?
冰酒的异军突起坚定了“国风”葡萄酒的方向。
“通化的山葡萄占全国九成以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告诉记者,山葡萄成长于长白山脉特殊的土壤物质结构中,微量元素丰富,品质不逊于波尔多的葡萄。“未来通化应继续走甜型酒路子,把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他说。
轻摇酒杯果香四溢,入口层次分明……在通化万通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兼首席酿酒师葛洪洸向记者展示他的冰酒代表作“雪中珍珠”。他身后的展架上,还陈列着利口酒、波特酒、起泡酒等各类甜型酒,以及洋葱半甜型葡萄酒、人参山葡萄酒等“奇葩”酒品。葛洪洸说:“开发细分市场、多元发展,山葡萄酒才能有更多可能。”
“实现甜型酒细分市场的最大占有,正是通化产区重新奋起的核心。”通化市常务副市长经希军说,通化产区的目标就是尝试开掘“国风”葡萄酒的历史积淀,深挖甜型酒资源禀赋,将通化山葡萄酒产业打造为“世界的中国风土,中国的民族产业,吉林的文化品牌,通化的城市名片”。
2019年吉林省发改委、科技厅等4部门联合出台《吉林省鸭绿江河谷带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其中一个重要指向就是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经希军的解读是,对葡萄酒产业不能以某种单一产业来看待,更不能以产值、税收论英雄。鉴于其具有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的特殊性,在产业发展的谋划中,要坚持三次产业兼顾协同发展——一产与改善种植相结合,二产与绿色加工相结合,三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
种植环节,一条飘着酒香的“乡村振兴带”正在形成。东起青石镇石湖村、西至大路镇古马岭村的鸭绿江河谷带,耕地面积6.8万亩,适合种植山葡萄的土地面积约4万亩,现有山葡萄2.1万亩,这里共有20户加工企业,5个葡萄产业特色村,28个村2527户农民从事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个。“现在冰葡萄市场好了,效益高了,我们种葡萄的积极性就高了。通化的葡萄酒卖得更好了,我们的日子就更甜了。”青石镇望江村葡萄种植户杨洪奎说。
生产加工环节,目前通化市已发展葡萄酒企业60户——包括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和通天酒业有限公司2户上市企业。2019年,全市规上葡萄酒企业实现产值1.6亿元,年产量达5.8万吨。通过酿酒葡萄标准化体系建设,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带的概念逐渐成熟,邻近的柳河县也开始探索培育精品酒庄模式。
每年5至12月,来自各地的游客到河谷带,赏美景、住农家、品甜酒。从2016年起,每年的12月9日都会举办鸭绿江河谷冰葡萄酒节,这一天被通化命名为“北冰红日”。在通天酒业公司院内,全国唯一的山葡萄酒主题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化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已成为游客来通化的“打卡地”,数百个葡萄酒展品令游客应接不暇。吉林省相关规划显示,到2025年和2035年通化葡萄酒主题旅游收入预期分别实现160亿元和600亿元。
“通化既是‘葡萄酒城’,也是‘钢铁城’‘医药城’。外地人来一趟通化,回家时准备伴手礼,不可能给亲戚朋友带两根钢筋或带两剂人工胰岛素吧?这样,葡萄酒作为通化标签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经希军说。作为舶来品,干型酒有一整套文化包装,例如干红酒配牛排、干白酒配海鲜。他说:“我们的甜型酒完全可以借鉴类似的理念——比如用北冰红配锅包肉、咕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