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本土咖啡品牌瑞幸,星巴克此前从未公开透露态度。近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首度正面回应了在中国市场面对的竞争。
针对瑞幸咖啡是否能在2019年底超过星巴克,凯文·约翰逊称“我认为这不太可能(unlikely)”,并表示去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就上涨了18%,在中国新开辟10座城市。凯文·约翰还说:“许多瑞幸咖啡门店的‘存在点’相对要小得多,无法与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星巴克咖啡店相比。”
进入中国二十年来,星巴克一直是中国咖啡市场的引军者,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3600家门店。
然而“独角兽”瑞幸向星巴克发起了挑战。2019年1月初,瑞幸咖啡公布了今年的三个目标:年内新增2500家门店、年底门店总数超4500家、在门店数量与销售杯量上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根据瑞幸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已在北上广深等全国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门店布局,消费客户达1254万,售出杯量8968万,用户三个月的复购率大于50%。
就在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今年4月底前,瑞幸咖啡将陆续入驻18座大中城市。2019年1月,瑞幸咖啡已经在常州、佛山和扬州3座城市陆续开业。随后将陆续入驻南通、温州、嘉兴、沈阳、绍兴、昆明、合肥、泉州、珠海、贵阳、南昌、镇江、中山、太原、石家庄等15座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开业的22座城市,届时全国入驻城市数量将达到40座。
如此迅速的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支持,这个新兴咖啡品牌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2018年12月,瑞幸咖啡被曝2018年前9个月净亏损8.57亿元。对于继续烧钱补贴消费者一事,瑞幸咖啡底气十足地表示,“我们刚完成B轮融资,手里有足够现金,未来三年、五年长期坚持补贴。” 认为这种战略性亏损符合瑞幸预期,用适度补贴获取市场规模和速度是值得的。
瑞幸咖啡2018年一共完成了2笔融资,其中在2018年7月11日完成A轮融资2亿美元,同年12月12日,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2月1日,彭博新闻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称,瑞幸咖啡正在为美国IPO做准备,融资额在3亿美元左右,瑞幸在最近获得的估值约为22亿美元。
一直以来,星巴克都把中国市场视作除美国之外最重要的市场,然而2018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出现近9年来首次同店销量和营业利润率下跌。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同时中国/亚太区营运利润率从26.6%下降至19%。
1月24日,星巴克公布了2019财年一季报。2018年10月至12月期间,星巴克全球净收入为66.3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全球及美国本土同店销售额增长4%,中国/亚太地区同店销售增长3%,其中交易增长1%,消费者在单次消费中的金额增长了2%。也就是说,实际上是靠涨价才扭转了颓势。去年11月,星巴克将中国市场所有门店的部分饮品价格上调了 1 元,而外卖的开通及多平台联动,都还没能给星巴克带来更多增量。
日前,国际投资银行高盛将星巴克目标价从75美元下调至68美元,并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主要理由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疲软的担心。高盛认为,继苹果低迷之后,“星巴克将成为下一个陷入到困境的美国巨头企业”。
但星巴克仍然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表示将继续增设中国门店,计划到2023年,将中国门店数扩张到6000家。
星巴克全球饮品主席John Culver表示:“我们相信,过去20年间我们在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可以很好地应对各种可能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