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的冷链食品安全吗?用它扫一扫

近期,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核酸阳性!这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心里难免犯嘀咕: 超市里的进口肉安全吗? 菜场里的海鲜...

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领域防控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海关总署制定了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措施。

北京11月1日起进口冷链食品需上传电子追溯码

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需在“北京冷链”中如实上传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来源、流向等追...

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是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成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建设内容和引领方向。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召开的2020年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合作推进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今后,探索市场化推进机制,加强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龙头电商商超的主体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地源头加快推进,将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超10万箱问题坚果流出 千亿市场亟待规范

日前,“10万余箱问题坚果流入市场”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有消费者在网上花费126元购买了2盒国内某...

食品安全从标识准确做起

食品标识就像一面镜子,是食品信息概况的载体,是消费者获取相关信息最简便、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人们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的第一信息源。然而,许多食品标识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明明用了添加剂,非得声称自己“无添加”;食材普通,偏要打上“非转基因”“不含转基因”字样;还有一些保健食品,变着法子提示自己“能治病”“疗效好”;更有个别食品,硬往“特供”“特制”“特需”上靠拢……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2020》发布

为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标识的认知和实际使用情况,为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食品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稳定发展,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开展了专项调研并于近日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及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生鲜溯源的全程追踪:扫一扫“知根知底”

近期,受北京新发地、大连等地疫情影响,生鲜水产品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源头追溯被热议。 老百姓购物篮里的生鲜产品是如何实...

《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正式发布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近日正式发布,建设规范主...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