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把丰收基础夯得更实更牢

大田丰收成定局,并不等于丰收到手,机收成为颗粒归仓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说夺取夏粮丰收、实现颗粒归仓是一张网,那么,机收和机收减损就是这张网的收拢缆绳。机收减损就是机收增收,全面扎…

大田丰收成定局,并不等于丰收到手,机收成为颗粒归仓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说夺取夏粮丰收、实现颗粒归仓是一张网,那么,机收和机收减损就是这张网的收拢缆绳。机收减损就是机收增收,全面扎实推进机收和机收减损,就可以把丰收基础夯得更实更牢。

截至6月21日,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已收获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2%。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专业收割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收获机械化率超过98%,为将“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提供了机械化硬核力量。

这个硬核,在于丰收链上提效率、促增产。

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丰收链条上,机收减损是关键一环。机收减损既是丰收的效率,又是丰收的增产。

机收就是效率。过去,农民种田,汗流浃背,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机械化耕作,耕种收一体化、智慧化作业。今年,麦收连续13天日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进度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2天,做到了适收即收。

减损就是增产。据测算,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可挽回粮食机收环节损失25亿斤左右。今年,夏粮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优于作业质量行业标准。

这个硬核,在于现代化上优供给、提质量。

向机收要减损,现代化农机供应是基础。既要保障优质农机供应,又要提高机收减损智慧化水平,让现代化农机为颗粒归仓增添动力。

高标准农机具供给,机收减损有底气。现行农机具质量标准规定,全喂入式谷物收割机的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2%。农机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在新机出厂检测中把控更严,优质农机供应充足。

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机收减损有优势。智能化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在今年夏收中大显身手。如果人工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损伤率要在3%左右,原因就是拐弯处机手判断不精准,车轮会碾轧麦秆,造成麦粒损失。如今,通过提前测量、设置好相关数据,实现了精准收获,拐弯处小麦损伤率降低到1%。

这个硬核,在于组织化上优服务、强支撑。

组织化是机收减损的关键支撑,需要统筹兼顾,在机制和体制上不断创新,推动粮食生产效率跃升。

提高农机手收获技能,为联合收割机提供优质服务,机收减损有支撑。今年夏收,国家加大对联合收割机加快更新换代频率,小麦机收减损培训指导对所有持证机手全覆盖,保障联合收割机及相关运输车辆免费优先通行45万车次,累计免收通行费1.09亿元。

机收减损,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在机收服务中发挥作用,增强保障能力。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机收减损的有力保障。目前,全国已有19.4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其中7.5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服务,基本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乡镇。

大国粮仓稳,丰收基础牢。丰收链上、现代化上、组织化上,中国粮食的机收和机收减损,坚定而沉稳地奋进在大路上。

为您推荐

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 工作指引

一图读懂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两部门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生产规范》)(GB...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征求《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召回管理,市场监管...

新版《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发布,对寄生虫、致敏物新增要求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2...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