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成果

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揭示绵羊多羔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方法对无FecB突变且产羔数存在显著差异的小尾寒羊子宫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多个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方法对无FecB突变且产羔数存在显著差异的小尾寒羊子宫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多个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

据团队首席储明星研究员介绍,产羔数是绵羊最重要的繁殖性状之一,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寻找影响绵羊产羔数的关键基因一直是育种学家关注的焦点。子宫作为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其功能不全可引起母畜20%-30%的胚胎损失,最高可达到40%,而胚胎受损是影响羊产羔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以无FecB突变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对其单、多羔子宫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多羔小尾寒羊子宫中,ACSS3、SDSL、ENSOARP00000002929三个基因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差异显著;相对于单羔组,在多羔组中显著上调的mRNA和蛋白质主要富集到鞘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能量代谢相关通路。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绵羊高产的分子机制以及培育高产绵羊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蛋白质组学杂志(Journal of Proteomics)》。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prot.2019.103526

试验设计和分析流程图

为您推荐

A2型蛋白研究新突破:科学揭示“妈妈好、宝宝也好”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这一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提供全面营养,还能帮助宝宝建立自护屏障,被誉为“生命最初的礼物”。然而...

这种“长寿果”,心血管真的很爱!

你可能没想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常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推荐里,它就是——花生。 外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 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