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好优质原料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利斯积极探索标准化养殖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上联市场和公司,下联基地和农户”的互惠互利共同体,切实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得利斯集团以自有原种猪场、生猪繁育场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欧得莱”品种猪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合作社。在纵向延伸的过程中,依托公司销售网点在诸城领办了13个合作分社,方便社员就近入社、就近培训、就近受益,也给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开辟了新途径。在横向联合发展过程中,从满足社员户的需求和增收的愿望出发,发挥公司资源和人力优势,积极开展劳动、资本、技术等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养殖基地发展。
积极进行猪种改良,推动原料基地良种化。
得利斯集团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繁殖力强、肉质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得莱”品牌猪。生猪速度、瘦肉率、料肉比等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显著改善,瘦肉率达60%,肌内脂肪4%左右,实现了肉质和肉量的完美结合。在打造优质生猪原料基地建设中,得利斯积极推广“欧得莱”良种猪,努力实现原料基地良种化,在自有种猪场中全部使用“欧得莱”猪,并引导社员和大型合作猪场进行种群更新换代,为基地良种化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
开展“六统一”服务,促进基地养殖标准化。为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普通猪场向标准化养殖车间的转化,得利斯集团畜牧科技平台和农业科技平台在合作社倡导 “六统一”服务,即统一供应种猪(仔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兽药防疫、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肥猪。由于标准化的养殖服务,省去中间环节,每头肥猪能节省饲料成本50元、兽药成本9元;技术和管理提升,减少死亡和淘汰,折合每头节约成本21元;得利斯集团直接收购,省去中间环节,每头多创收25元,合计每头增加效益可达105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建立安全追溯体系,倡导原料生产信息化。为保障生猪安全,得利斯积极在生猪基地推广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养殖中实施RFID技术,能够对追溯的动物个体进行唯一标识;每一头仔猪在出生后都打上一个包含RFID芯片的电子耳标,每个耳标对这头猪进行唯一标识,管理员将这头猪的出生日期、品种、耳号、来源、品种、健康状况等一并导入到RFID耳标,利用RFID读写器扫描电子标签,可以随时查看读取这头猪的相关追溯管理信息。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利用手持机读取这个耳标,记录免疫、用药、饲料、转栏等信息,并传到养殖追溯管理系统中;在销售的时候,用手持机读取查看每头猪的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信息,记录每头猪的销售日期、销往地方,传到养殖追溯管理系统中。养猪场设专人进行数据采集,确保将每天的生产情况(如产仔数、配种数、死亡数、出栏数、用药数、用料数等)按时并如实填写上报到系统中。通过基础信息、生产信息、疾病防疫、物料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六大模块对生猪的生长,疾病控制等情况有了系统的记录。RFID技术的推广满足了现代化养猪场的信息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原料基地的优质原料生产和原料源头安全。
到目前为止,除得利斯集团专有猪场外,已发展规模化合同猪场114个(具备繁殖能力母猪存栏数量200头以上的猪场为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达到2.96万头,年出栏52.8万头;依托公司销售网点在诸城领办了13个合作分社,社员688户,存栏母猪1.02万头,年出栏18.1万头,并联合了周边的23个合作社,社员1097户,存栏母猪1.11万头,年出栏19.1万头;共存栏繁殖母猪5.09万头,年可出栏优质生猪近百万头。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万人,直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化8000人,带动农民直接增收超过2亿元,极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该生猪原料基地被评为山东省优质原料骨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