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hth登录入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综合材料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综合材料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生产基地200亩,厂房8.6万平米,拥有国际领先的全自动豆制品冷链…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综合材料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生产基地200亩,厂房8.6万平米,拥有国际领先的全自动豆制品冷链生产线86条,冷藏车200辆,大豆日加工能力达260吨,大豆种植基地43万亩,蔬菜种植基地500亩,是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世博会特供单位、全国豆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清美豆制品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名牌产品、上海著名商标,并在行业内首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清美豆制品如何又好又快的发展,未来的增长驱动力到底在哪里?这两年清美快速做大的实践给了我们答案: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转型发展。

清美公司用自己的发展和实践证明:只要勇于创新,传统豆制品也可以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豆制品也可以不断推陈出新,传统豆制品也同样可以焕发无限生机。清美公司的发展目标:弘扬中华大豆文化,打造全球第一品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为此,公司在创新方面狠下工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持续创新,永无止境”。下面将从管理、产品、技术、营销和文化五个层面,介绍公司通过创新力促转型发展的一些经验。

一、管理创新:系统化提升清美运营能力

如果管理跟不上,企业越发展,拖累就会越大。清美壮大了,管理也必须要跟上。上海清美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和体系,从而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未来,上海清美在黑龙江43万亩大豆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将再新建20万亩大豆种植基地,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创新实行“公司+农场+农户”的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稳步扩大清美原料的质量。从基地的种子选定、农业组织的标准化种植、农技员对农户的指导和监督等基础工作入手,不断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推进原料基地的扩点,不断提升原料基地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基地评价体系,制定和改进新的种植标准,提高优质大豆的种植和储运水平,建立稳固的原料供应链,保障原料食品的安全。

顺应时代发展,上海清美主动转变观念:由生产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由被动满足市场转向主动服务市场,坚持“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开展“三项服务”工作。即行政服务于生产,生产服务于营销,营销服务于市场。为此,清美公司整合企业资源专门成立了服务消费者的三大中心:营销中心、生产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

在管理方式上,上海清美逐步建立起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用制度管人,用体系管人,用流程管人,用数据说话,再辅以严格的考核和人性化的管理,确保制度立之能行、行之有效。为此,清美公司建立了一整套数据化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如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客户档案管理系统、GPS物流监管系统等,通过强化信息化工作,从原材料的采购和验收开始,到用户订货、工厂生产,再到配送和终端管理,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标准,这就更有效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现在清美已制定工作标准64项、管理标准120项、技术标准345项。通过标准化的实施,使浸泡、磨浆、煮浆、点浆各个工序都有了标准,大大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人力和设备的利用率;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也有了标准,加强了各部门的工作衔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09年底,清美标准化体系通过了“上海市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相信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一定也会给清美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带来长足的进步。

二、产品创新:向对手和潜在对手学习

企业要转型发展,产品也必须跟着转。未来,豆制品将更趋精细化和多元化,产品越来越脱离其基本面貌和包装形态,呈现出与其他食品类别相近的跨界特征。清美的产品创新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一手抓老产品的翻新和升级

对于老产品的升级,我更喜欢用“翻新”这个词,消费者都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传统产品如果能进一步发掘价值、改良工艺、提高质量和口感、翻新包装,不断满足市场的细分需求,不断“升级换代”,这都是成效的创新之举。

产品的创新必须坚持“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首先要研究消费者的喜好、购买和使用过程、消费者的评价和建议,然后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清美在传统产品的配料、口味、包装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比如其他行业广泛采用的利乐包装、枕式包装、充氮包装、灌肠包装等,我们已经广泛引进,创新的包装形式的采用,改变了消费者对传统豆制品的形象认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到良好的市场效果。

2、一手抓新产品的创新和研发

豆制品虽然已是几千年的传统产业,但是产品研发的空间依然很大。要敢于向对手学习,其他行业的产品开发经验同样值得借鉴。这些成功的产品创新案例给我们一个启示:豆制品行业要做强做大,首先要把蛋糕做大,我们要同休闲产品、奶制品、肉制品等行业争抢市场,要敢于跨界寻找商机,抢搭市场快车,而不是在狭小的、已经见底的传统豆制品领域争得不可开交。高新技术产品为什么受政府和老百姓的欢迎?关键还是靠的创新能力,有高附加值。不创新,豆制品产业蛋糕不会自己变大。为此,清美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研发尝试。

开发休闲产品:顺应休闲食品大行其道的趋势,开发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的素肉等相关休闲食品,如素火腿、素大肠、素方腿、素牛肉、素鸭等即食熟食或休闲小食品。清美现已储备近80多款不同口味的休闲熟食,其中已有30多款不同口味的休闲熟食上市销售。实践证明,如果能充分发挥清美的制造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做好渠道分销,休闲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开发早餐产品:针对早餐消费日益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开发适合早餐点、易携带、口味好的豆浆豆奶产品。如清美的利乐豆浆、百利包豆浆、爱克林豆浆、盖装豆浆、袋装豆浆等,分别通过不同的渠道细分和消费定位,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早餐。

开发白奶替代产品:牛奶是饮料中的最大品类,“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更加关注植物蛋白饮料,也使豆浆豆奶成为牛奶的最佳替代品。清美引进了瑞典利乐无菌灌装生产线和百利包常温豆奶生产线,把豆浆豆奶产品形态提升到了同乳制品同样的工业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健康解决方案,同时也从庞大的牛奶市场分得一杯羹。

公司对于新品的研发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研发经费每年将增长30%,到2015年,要使新品研发投入占利润的比例达到20%左右,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到总体销量的40%以上,新产品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研发中心一年至少推出30个以上新品,事实上每个月至少有3个以上新品推出。要努力开发色、香、味俱佳,易携带和食用方便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感,满足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和生产节奏加快的饮食需求。

三、技术创新:走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清美公司一方面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不断提高公司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消化吸收,结合国内生产实际自主研发出系列新型工艺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公司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1项,并获得授权。

未来清美还要积极争取“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将现有“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升为国家级。不断提高清美产品的科技含量,储备、实践新型豆制品的核心技术,增强品牌科技力,保障品牌生命力;在保持清美品牌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探讨推进产品的技术工艺创新,降低产品成本,并加强对豆制品“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

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不断创新,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对豆腐废水、废渣的有机肥转化实验,实施“变废为宝”工程,推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营销创新:以卖快消品的方式卖豆腐

清美并不是第一个做专卖店的人,但绝对是把专卖店做得比较成功的之一。在公司创业初期,就高度重视豆制品专卖店的经营模式,使清美豆制品迅速打开了销路,成为上海市民熟知的豆制品品牌。之后,随着现代流通连锁超市业态的兴起,清美又率先进入各连锁超市系统,时至今日,清美已拥有专卖店1000多家、超市专柜3000多家。未来,清美还将充分发挥自身品牌和产品的优势,不断推进清美营销方式创新,在营销渠道的深度分销、精耕细作上下功夫,以卖快消品的方式,将清美的产品销售到各个终端用户。

2010年上海清美携手赵本山开拍《乡村爱情故事》,将清美企业和品牌植入电视剧中,开创了豆制品行业电视剧植入行销的先河。伴随着电视剧在央视、卫视和网路的播出,作为剧情的上海清美日益被人们熟知,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五、文化创新:唤起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

清美以“大豆文化”为基石,以传统豆制品为深化元素,以清美常温产品为形象代表,以保健豆制品为研发方向,进一步清晰和提升清美形象,深入挖掘企业、品牌的文化理念,丰富文化内涵,系统整合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并突出对清美“大豆文化”的探讨与建设,增强品牌文化力,持续构建清美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底蕴与良好形象。现在,清美“大豆文化工业旅游项目”已经申报成为上海市特色旅游项目,每年接待各类参观4万人次,清美豆制品博物馆、清美生产线参观、清美特色产品品评,已经成为清美对外传播“大豆文化”的公共平台,清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提升,传统的“大豆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创新,不清美”。创新已经成为清美品牌DNA的一部分,永远伴随着清美公司不断成长和发展。如果没有管理创新,就不可能有清美公司今天的团队和规模,不可能有长三角深度分销的网络和管理优势;如果没有产品创新,清美豆制品还会停留在豆腐、豆干、豆浆“老三样的时代,清美豆制品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300多个品种;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清美就不可能拥有现代化的设备、标准化的厂房和规范化的流程,清美更不可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没有营销创新,就不可能有清美省外市场的突破,也不可能有行业首块“中国驰名商标”的诞生;如果没有文化创新,就不可能有“大豆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和发展。

未来五年,清美将坚持“聚焦食品行业 做足绿色文章”的发展战略,打造清美食品产业园,在现有清美食品(豆制品)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清美美食连锁、清美现代农业、清美冷链物流等项目,继续做大做强都市食品工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将清美打造成年销售百亿元的现代食品企业集团。

为您推荐

食品工业行业“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评审结果发布会在深圳召开

10月28-30日,由华体会体育电子 、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的“食品类职业...

关于对符合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要求的企业进行公示的通知(2023年第一批)

受工信部委托,华体会体育电子 开展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现对符合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要求的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公...

植物基的首选食品饮料创新产品原料巴旦木

访美国加州巴旦木协会食品研究和技术副总监黄光伟 美国加州巴旦木协会食品研究和技术副总监黄光伟 黄光伟自2001年起在美国...

华体会体育电子 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16日下午,华体会体育电子 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安徽大厦举行。

“2022国际领袖产区葡萄酒、烈酒质量大赛”参赛邀请函

“2022国际领袖产区葡萄酒、烈酒质量大赛”参赛邀请函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