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成果

村里的“致富果” 满满的“科技味”

一排排菌棒整齐躺在架子上,鲜嫩的花菇从菌棒上冒出。摘菇工人挨个打量它们,将成熟的花菇摘下。

— —“千万工程”一线调研之二

一排排菌棒整齐躺在架子上,鲜嫩的花菇从菌棒上冒出。摘菇工人挨个打量它们,将成熟的花菇摘下。

可别小瞧这些花菇。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科技日报记者发现,这些小花菇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成了促进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我们的设施大棚可以实现一年四季生产,改变了过去农业种植靠天、靠季节吃饭。每个棚里面都放了两万多个菌棒,每个月都可以采菇。”龙游县小南海镇团石村积极引进浙江香满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建设了龙游国际花菇共富产业园,该公司董事长朱佑存告诉记者。

拱形的花菇棚看起来其貌不扬,实际上却是数智大棚,“科技感”十足:它们配有自动控制恒温系统、二氧化碳自动控制新风系统、自动控制加除湿系统、自动补光控制系统等。不仅如此,花菇产业园还在大棚顶上架设光伏板,做到上可发电、下可种植,实现农光互补。

目前,龙游国际花菇共富产业园已建成36个智慧恒温菇棚,另外正在规划建设的106个菇棚将于2024年10月全部投产。花菇产业园也正在带领周边村民奔向共富:2022年以来带动周边就业350多人,促进就业收入600多万元,并为5个试点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54万元。

自2003年起,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经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实施,绘出浙江美丽乡村新画卷,铺开万千农民群众新生活,闯出科技强农富农新气象。

在浙江,不仅小花菇,酸甜可口的青田杨梅也有“科技的味道”。

丽水市青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杨梅生长的绝佳宝地。沿着山间小路走进杨梅基地,只见山坡上盖满半透明的“房子”——这是给杨梅建设的大棚。

五六月份,正赶上杨梅采摘季节,一棵棵杨梅树上挂满果子,个头均匀圆润,令人垂涎欲滴。“今年的批发价格每斤七八十元。”当地杨梅种植大户张春华告诉记者。

能卖上这么好的价钱,多亏了为杨梅遮风避雨的“房子”。青田县农作物站站长邹秀琴介绍,2013年起,青田县在全省率先示范推广杨梅山地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目前推广总面积达到800亩,可实现节水化灌溉和智能化温控全覆盖。住在“房子”里,避雨又防虫,杨梅品质和采收率大大提升,亩均效益达8万元以上,每亩产值提升10倍左右。

记者了解到,杨梅是青田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已突破11万亩。目前,青田县杨梅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5%,杨梅产业从业人员近8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杨梅已然成为该县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为您推荐

A2型蛋白研究新突破:科学揭示“妈妈好、宝宝也好”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这一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提供全面营养,还能帮助宝宝建立自护屏障,被誉为“生命最初的礼物”。然而...

这种“长寿果”,心血管真的很爱!

你可能没想到,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常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推荐里,它就是——花生。 外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蜂源纳米水凝胶”可替代抗生素 促进细菌感染伤口修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

植物甾醇能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3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富含植物甾醇的饮食或是预防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的...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