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hth在线

恒天然将全面撤出在华牧场:“弃卒保帅”或战略转移?

近日恒天然在FY2021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中透露,将与合资伙伴雅培共同启动中国合资牧场醇源牧场的出售事宜,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近日恒天然在FY2021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中透露,将与合资伙伴雅培共同启动中国合资牧场醇源牧场的出售事宜,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财报显示,恒天然上半财年业绩表现积极向好,集团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到6.84亿新西兰元,总额增长1亿新西兰元;集团调整后总毛利润为17.4%(提升自16%增长),调整后税后利润达到4.18亿新西兰元。

对于乳企而言,“得奶源者得天下。”在本土乳企的奶源争夺战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恒天然摆出了全面撤退的姿态。财报透露,今日恒天然正式告知其奶农和股东,在与合资伙伴雅培协商后,双方决定共同启动中国合资牧场醇源牧场的出售事宜。

而此前恒天然已经退出了其在华自有牧场业务。2020年10月5日,恒天然宣布出售其中国的所有自有牧场,出售总价5.55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25亿元。

为什么在华经营十余年牧场业务后,恒天然毅然选择全面撤退?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坦言,与出售恒天然自有牧场一样,出售合资牧场的决定将帮助恒天然与合作社更加优先考虑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我们希望恒天然自有牧场的出售事宜将于本财年完成,而合资牧场的出售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对此,乳品行业专家宋亮曾分析认为:“国内奶源市场的特性改变了外资企业的看法,企业优势无法得以体现。在产业链上游的经营策略上,外资与内资路径选择出现分化。”

从“奶源之战”中全面撤退并不意味着恒天然对中国市场的放弃,相反,恒天然选择了其它更具有竞争优势的赛道。财报显示,恒天然表现最为突出的仍然是大中华市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8%,达到3.39亿新西兰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该地区餐饮业务的实力、消费品牌业务表现进一步提高,及中国在后疫情时期展现出的强劲经济复苏。”财报指出。

对此, Hurrell今日表示:“从当下的业绩可以看出,大中华地区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这和此前恒天然方面发出的信号一脉相通。Miles Hurrell此前曾提到:“出售自有牧场业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中国战略客户服务、消费品牌及原料业务。”

为您推荐

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 工作指引

一图读懂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两部门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生产规范》)(GB...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征求《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召回管理,市场监管...

新版《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发布,对寄生虫、致敏物新增要求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2...
返回顶部
Baidu
map